在电影《Made》中,文斯•沃恩饰演的角色,与肖恩•康姆斯饰演的角色就一款酒到底是餐前酒还是餐后酒发生了争执。影片中,康姆斯点了4瓶菲奈特•布兰卡作为餐后酒。沃恩却说:“我不要菲奈特,我要斯特雷加。”这个桥段侧面反映了国外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程度。
在欧洲旅行的时候,餐厅里的Waiter总会彬彬有礼地推荐餐前酒、佐餐酒和餐后酒。在欧洲,葡萄酒行业有着严格的分级体系和规范的行业标准,仅仅从葡萄酒的级别标识就能看出这瓶酒的价值。酒庄会将现饮的餐酒和收藏级的名庄酒做严格区分,甚至二者的制作工艺都有着明显的区差。消费者无需具备专业的鉴别能力,就能买到符合自己需求,并与其价格对等的葡萄酒。
普洱茶和葡萄酒有很多相似之处,本刊曾在2017年5月刊独家关注《左手葡萄酒,右手普洱茶》中梳理了普洱茶可以向葡萄酒学习的诸多方面,甚至提出了“普洱茶需要一场1885式的革命”。与葡萄酒相比,普洱茶的复兴年头尚短,还是一个相对初级的行业。要知道,法国波尔多地区促成葡萄酒分级体系建立的“1885年革命”,已经过去100多年了,葡萄酒行业也是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,才达到今天诚信机制健全的市场水平。
如今的普洱茶市场出现了在工艺、仓储等方面都五花八门的产品,生产者、商家、藏家都各说各理,价格更是雾里看花。这就是标准不完善、市场不健全使然。几乎每一位普洱茶爱好者都是从买“学费茶”开始,一路钻研,一路越过种种陷阱,最后升级为“发烧友”,成为鉴茶高手。需要把消费者“逼”成专家,这显然是一个行业的悲哀。每一个收藏者都希望让每一片普洱茶都能在它最美的时候绽放,可是这个“最美的时候”,有些是三年五年,有些是一二十年,有些是三五十年,甚至上百年,它们的最佳适饮期取决于——原料+工艺+仓储,三者缺一不可。尤其是“工艺”,决定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初始设置是否正确。
普洱茶每年巨大的产量,需要大量消耗来实现市场的良性发展,熟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,但还有占比较大的生茶市场,尤其是近年来山头古树茶的热度不减,生茶的消费品饮需求也在不断增大。如何让新制生茶在新茶阶段更加好喝、适口、香气高扬,很多生产者都从调整普洱茶的初制工艺开始,当这些工艺改变了普洱茶的“初始设置”时,越陈越香的道路究竟还能走多远?当“初始设置”改变的时候,是否应该予消费者知情权?普洱茶的市场格局是否正在被改变?……
本期独家关注《所有“普洱茶”都能长期存放吗?》正是在种种疑问中应运而生,小编们特别采访了一些深耕普洱茶行业多年的茶商和学者,希望以他们的认知和经验来拨开这些疑问与悖论后的重重迷雾。也许这一期杂志并不能解答所有疑问,我们的初衷是能够由此开启探索之门,让所有热爱普洱茶的人都参与其中,逐渐让普洱的世界越来越明晰。
也许我们可以试想一下,假如以后到茶店买茶,店员会根据你的需求,推荐哪些普洱茶适合长期存放,哪些又适合短期内饮用,并标注清楚推荐的最佳存放年限,和最佳适应饮期。这样一来,普洱茶作为一个产业,将会变得更加容易投资和饮用,普洱茶品类共识的诚信机制便可能真正成立。长此以往,将摆脱多年来行业无序竞争,形成良性循环,把焦点聚集到工艺规范、茶园提升、诚信经营、市场开拓等核心领域,对于普洱茶,应该是又一次新生吧!